清醒突围“隐形娇惯”-赌博下载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30日 05:11    编辑:fashion    来源:健康女性 赌博下载 » 品牌

cc824

有了“小祖宗”、“小皇帝”反面教材的前车之鉴,当下的中国父母已经逐渐告别了娇惯孩子的初级阶段。但即便父母们怀揣“千万不能娇惯”的清醒教育意识,仍然很难避免在不知不觉中给了孩子过度的关注和爱护,一不小心走入“隐形娇惯”的包围圈。

被隐形娇惯的孩子们

很多家长可能第一次接触“隐形娇惯”这个概念。首先,不如请各位父母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符合以下的一种或是几种表现,很可能是由隐形娇惯造成的。

1孩子是小胖敦儿或者肚子圆鼓鼓。除了生理原因,体形问题很有可能由家长行为造成。因此在向儿科医生咨询之余,家长也要反思是不是无原则地给了孩子太多灌装、膨化等对健康不利但是却可以满足口舌之欲的食物。

2大发脾气是2~3岁孩子经常做的事情,但如果孩子到了5~6岁还是哭哭啼啼或是暴跳如雷。直到自己的要求得逞,那么家长应当引起注意。

3孩子很难交到朋友,不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当孩子永远被满足。容易导致其无法迁就他人,进而导致不受欢迎。当孩子长到3岁,家长要开始留意是不是能很好地和别人合作、分享以及其他社交技能的发展。

4家长没有安排孩子做他们可以自己完成的事,孩子也希望家长做那些他们自己就能完成的事。这是不正常的,此时家长需衡量一下是不是孩子已经完全具备相应能力,不要盲目低估孩子的执行力。

催生隐形娇惯

隐形娇惯不易被察觉,是家长对孩子无意识的娇惯,以至不经意之间,孩子因被过分骄纵而永不满足,脾气暴躁。根本上说,隐形娇惯与父母的超前满足和过分保护孩子密切相关。同时家长因为工作过于忙碌而对孩子产生的愧疚感,也会成为隐性娇惯的来源。

主因1:完美家长的副产品

无论爸爸还是妈妈,在孩子出生前。都会在心里暗暗许下“做个完美家长”的承诺和决心。家长们努力了解与孩子相关的一切,拼命保护自己的宝贝不受任何伤害,方方面面做好万全准备。希望可以给孩子一个完美人生。

表现1全面保护

家庭教育知识日益丰富。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愈加全面,由身体深入心灵。父母在防止孩子摔跤、跌倒的身体伤害之外。越来越在意如何帮助他们扫清障碍,免于承担各种压力或是遭遇逆境。家长们无比担心孩子幼小的心灵尚且脆弱,无法承受各种压力,所以无论大事小事,一马当先铲平坎坷,一手建起娇惯“温室”。

表现2超前满足

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竭尽全力想把“全世界最好的”通通给孩子。当不少家长发觉孩子被娇惯时。十分惊讶和困惑地表示:我的孩子很乖。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其实并不是孩子没有要求。而是在孩子要求之前。家长就已超前满足。家长在满足孩子的同时,自己则获得了巨大的安慰和愉悦。

表现3弹性规则

在家里,家长是最人性化的领导。孩子小时候。家里不设防。孩子渐渐长大,也总能在做错事时得到回旋余地。这样的家长几乎意识不到,自己的弹性标准无异于娇惯,只不过在“让孩子快乐”的美好愿望掩护下更加隐蔽。也剥夺了孩子承担和面对的机会与能力。

主因2:

忙碌家长的内心愧疚

都市生活节奏之快,家长因忙碌积攒在内心的愧疚和亏欠感。潜移默化地也会成为对孩子隐形娇惯的缘由。今天的爸爸妈妈,似乎比历史上任何时期的父母都有“理由娇纵孩子。

表现1生孩子的时间越来越晚

家长生孩子的时间晚。同时为孩子积累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多。因此父母愿意并且也有条件花费更多金钱、精力在姗姗来迟的宝贝结晶身上,孩子不可避免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表现2给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

为了让难得的亲子时光气氛融洽,家长往往会满足孩子的要求。容忍孩子的顽劣,忽略问题。心底隐隐的愧疚让一切对孩子的疼爱都显得理所应当。无形中对孩子溺爱加深。

表现3想方设法取悦孩子

家长过分在意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形象,生怕别人家的爸爸妈妈在自己孩子的眼中更完美、更可爱。所以在一些不起眼的问题上。很多家长为了取悦孩子,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何克服隐形娇惯

时刻警惕和逐步克服不易察觉的隐形娇惯,几乎是家长们每天都在面临的一场家庭教育考验。那么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要点可以帮助家长们清醒突围呢?

要点1

设定简单明了的纪律和界限

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立规矩”。如果家长把规矩立好,不留下重新解释的空间。就可以避免之后和孩子之间的讨价还价。这是比较常见但又很难执行的防娇惯策略,意味着家长要制定和坚持原则。并且需要教会孩子如何承受拒绝和挫败。但是从长期效果来看,如果家庭教育中能够保持明确界限和不变的处理原则。孩子可以从中获得安全感。

要点2

控制自己的保护欲

家长需深刻小心自己的爱让孩子窒息。充分相信孩子的智力和能量,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家长真正应该做的,是当孩子表现出独立愿望时,对他的行为加以鼓励,让他慢慢掌握独立处理问题的技巧,树立自立自信心。

要点3

不要害怕让孩子失望

家长都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伤心难过,不过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不可能总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有研究表明,学会接受失望,会让孩子受益匪浅,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更懂得如何应对心理压力,表现得更有韧性。

tips:

不要对孩子的乞求让步: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苦苦请求,即便要求无理,家长也很容易心软。但是一旦家长因此满足了孩子,就等于是告诉孩子乞求这招儿有用,无形中助长孩子的恶习,适得其反。

要点4

不要马上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家长可以尝试延迟孩子的满足感,不要在孩子刚一提出需求时就马上满足。此外。家长还需要杜绝自己做了让孩子不满的事情后,通过满足要求来达成妥协的行为。

tips:

让孩子说服家长:如果孩子想要某样东西,而家长还没考虑好同意与否,那就让孩子给出充分理由。比如他们想看喜欢的节目,如果作业已经做完,钢琴也练完,家长则可以放心地选择答应。

要点5

让孩子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

如果想要的东西太容易得到,孩子就会被宠坏,因为这会让他们误以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如果孩子想要新自行车,家长可以建立一套奖励机制,让他自己一点点争取。

要点6

让孩子在家务中看到责任

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一个需要学习和培养的美德。日常家务劳动是很好的一套启蒙课,可以帮助孩子明白——没有什么事情是理所应当地属于他们。什么家务活儿都不会。对孩子来说没有一点儿好处。有研究表明,能把家务做好并有责任感,有助于孩子应对挫折。

要点7

不要让孩子逃脱责罚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家长应该让他们体会自己行为错误所引发的后果。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因此受伤或在一段时间内萎靡不振,但这是他们难得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要点8

不管怎样都要坚持规矩

规矩就是规矩,时刻都要认真坚持。很多家长在严厉教育孩子之后,可能犹豫自己其实可能没有必要这么苛刻。这里的窍门是放远眼光。给孩子订立规矩以后,如果家长一次反悔,可能以后都会反悔。

父母让孩子学着吃点苦

“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儿童和少年时期是人生重要的基础阶段,为了更好地避免“隐形娇惯”,父母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有必要。

1要建立让孩子吃苦的意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个孩子都要学习走路。孩子蹒跚学步时,家长不要总是扶着她。有研究表明,那些总是由父母扶着练习走路的孩子,学会走路所花的时间,比那些自己去练习走的孩子所花的时间要长。父母要舍得让孩子吃苦,建立让孩子吃苦的意识。

2要培养孩子自立

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去考虑问题,要鼓励孩子自己独立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学会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目标。这样孩子能够学会自立,拥有主见,从而为孩子以后成功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3主动与孩子一起吃苦

只知道享受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一个能“吃苦”的孩子。因此在“苦头”面前,父母要主动积极参与,和孩子共苦。在这里提醒广大父母,越是爱护孩子,越要加强孩子的“吃苦”教育。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罪,才是真正的爱护与负责。

4重视日常生活的点滴积累

能吃苦来自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来自一件件没有妥协退让的小事情。让孩子吃苦应当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父母抓住一点一滴,不在一件件小事上让步。这都是必要的。遇到困难,孩子需要父母家人的鼓励、诱导和鞭策。吃苦的精神来自不断的咬牙坚持。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