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美国心理影片解读-赌博下载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03日 02:14    编辑:fashion    来源:电影文学 赌博下载 » 品牌

[摘要]1975年,文艺评论界正式提出了“电影精神分析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心理影片的发展以及精神分析理论与电影艺术的交融共进。本文将充分关注精神分析与电影艺术合流以来的美国心理影片,选择《妖夜荒踪》《发条橙》《爱德华大夫》《穆赫兰道》等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心理电影为具体范例,从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潜意识理论、性本能理论和关于梦境的理论入手,在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解读美国心理影片。

[关键词]心理电影;精神分析理论;潜意识;性本能;梦境

一、精神分析理论与电影

在电影艺术诞生的1895年,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共同创作了《癔症研究》一书,在其中明确提到了“精神分析”,这部著作也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创立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由此可见,电影艺术和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发展年代一致,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二者之间建立最初的联系。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弗洛伊德先后出版了许多著作。在其中的《心理分析入门》一书中,弗洛伊德就直接指出了精神分析与电影艺术的关联。他认为,电影是呈现精神分析的最合适的艺术形式,在光影艺术的配合下,个体的精神世界得以具象地呈现,人们也能够获得直接透视自身的可能。

就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而言,早在20世纪上半叶,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的电影中就已经出现了心理影片,但心理影片作为独立的类型影片存在于世界影坛还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英国知名的电影杂志《画面与音响》就刊载了关于“新电影”的论文,该文认为划分“新电影”和传统电影的界限需要引入精神分析理论。1975年,文艺评论界正式提出了“电影精神分析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西方国家心理电影的发展以及精神分析理论与电影的交融共进。[1]随着好莱坞电影的不断发展,美国电影在西方乃至全球电影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面对电影界的“精神分析”热潮,美国好莱坞电影自然是身体力行地融入其中,近年来创作了许多享誉国际影坛、斩获多项大奖并获得巨额票房收入的心理影片,在这些影片中,精神分析理论被不断运用,也正因如此,美国的心理影片才能够在为观众带来新鲜的感官刺激的同时兼具深刻的故事内涵,令人回味无穷。本文将充分关注精神分析与电影艺术合流以来的美国心理影片,选择《妖夜荒踪》《黑天鹅》《发条橙》《大开眼界》《爱德华大夫》《穆赫兰道》等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心理电影为具体范例,从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潜意识理论、性本能理论和关于梦境的理论入手,进行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美国心理影片解读。

二、美国心理影片中的潜意识深渊

作为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在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构建中,最为核心的理论就是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超越意识的存在,几乎支配着个体的所有思想与活动,其不易被发现的原因在于,潜意识深藏在个体意识的表层之下,就如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海平面的一小部分冰山可理解为个体的意识,而深藏于海平面之下的绝大部分冰山则应理解为个体的潜意识。由于深藏于个体意识之下,潜意识并不会受到社会文化中的法律的约束与道德的洗礼,而是遵循着所谓的“快乐原则”。简而言之,“快乐原则”指导下的个体会单纯地依照自己的喜好来思考、行事,虽然“快乐原则”经常被生活中的现实原则所掩盖、压制,但弗洛伊德认为,个体最终还是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遵循“快乐原则”,这是潜意识的本性。也是作为个体的人的本性,这种遵循“快乐原则”的个体无意识在许多美国心理影片中均有呈现,而最鲜明的代表莫过于大卫·林奇的电影作品。根据大卫·林奇的成长经历及创作状态,有研究者认为,大卫·林奇就是一个精神病和天才的结合体,而其执导拍摄的影片也传递着一种病态的美学特质。[2]事实上,与其说大卫·林奇的影片有一种病态的美,不如说是一种以“病”为引的精神分析。

20世纪末,大卫·林奇的影片《妖夜荒踪》上映,这部影片对精神分析理论的阐释主要体现在主人公弗莱潜意识世界的呈现之上。影片的故事从爵士乐手弗莱收到匿名的录像带开始,在录像带中,弗莱看到了自己与妻子的生活场景,甚至包含着不可思议的内容,即他谋杀并肢解了自己的妻子,而自己也因此获罪入狱。事实上,谋杀并肢解妻子只是弗莱被害妄想症的表现。在《妖夜荒踪》中,弗莱的妄想症不仅是出自极端的自我保护心理,还出自极端的嫉妒心理。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弗莱收到的录像带的内容也发生着变化,他竟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从事着维修的工作,并杀害了女友的情人和老板,而这个女友竟然与现实中弗莱的妻子神似。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而言,弗莱源自极端自我保护和极端嫉妒的妄想症均是其潜意识世界的呈现,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个体的“快乐原则”长期得不到实践时,即代表着个体真实思想的潜意识便会突破意识的防线,以变形的方式出现,而影片《妖夜荒踪》中的男主人公弗莱就是坠入潜意识“深渊”的代表性电影人物。

在大卫·林奇之外,美国还有许多呈现出潜意识理论的心理影片,如在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黑天鹅》中,观众就看到了一个在长期压抑下潜意识喷发式呈现的女性人物形象,即女主人公妮娜,妮娜的扮演者娜塔丽也凭借在《黑天鹅》中的出色表现摘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桂冠。在《黑天鹅》中,女主人公妮娜是一位芭蕾舞演员,在母亲的严厉教导下,二十多岁的妮娜终日过着刻苦训练的单调生活,她拥有着与年龄不相符合的单纯,也正因如此,妮娜饰演的白天鹅十分成功。在剧本改编后,饰演集白天鹅与黑天鹅于一身的天鹅皇后的重任落到了妮娜身上,为了成功演绎充满邪恶和诱惑的黑天鹅,妮娜长期被环境压抑的潜意识开始喷发式呈现,而影片中放浪不羁的女芭蕾舞演员莉莉则成为妮娜潜意识的具象表现。为了实现黑白天鹅在一幕剧中的快速切换,妮娜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挣扎,最终以自杀的方式实现了这一转换,成功演绎了天鹅皇后一角。可以说,对女主人公妮娜这一人物形象内涵的深度挖掘是影片《黑天鹅》成功的关键。

三、美国心理影片中的性本能魔咒

弗洛伊德在其著作《精神分析引论》中曾明确地表示,在无意识理论之外,精神分析理论的另一个基本命题就是性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之所以能够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其根本推动力便在于性本能,而性本能所包含的并非狭义理解中的生殖能力,还包括性别、性欲等多重含义。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对于个体性本能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影领域对这一曾经的禁忌话题的表达。电影对于声、光、电、影的综合使其对性本能的呈现具有感官层面的天然优势。同时,在电影中阐释性本能能够为观众提供一个既放纵又安全的审美体验,而对于性本能这一问题的涉及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影艺术在呈现人之本质方面的纵深发展。

20世纪70年代,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了影片《发条橙》,这部影片一度被多个国家列为禁片或限制级影片。事实上,这部影片虽然包含着情色镜头,但却并不是色情影片,影片中的情色镜头均是为呈现男主人公性本能及压抑性本能恶果而服务的。在影片《发条橙》中,男主人公艾利克斯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暴力青年,他经常带领伙伴们惹是生非,甚至通过诱骗的方式强奸了亚历山大的妻子。在强奸过程中,艾利克斯还特意让亚历山大目睹了一切,这一细节所透露出的并不仅仅是暴力青年性欲的发泄,还有通过性而获得的自我认同感。在亚历山大家得手的艾利克斯继续伺机作案,在再次实施强奸的过程中被警察抓获。监狱中的艾利克斯为了早获自由,自愿成为针对强奸、杀人等暴力罪犯的“厌恶疗法”的尝试者。但艾利克斯并不知道,这次选择成为他人生悲剧的真正开端。在实施“厌恶疗法”的过程中,艾利克斯被强迫观看大量充斥着赤裸色情和极端暴力的影片,在这种持续的所谓的“治疗”中,艾利克斯的确被“治愈”了,他脱胎换骨般地成为一个毫无暴力倾向、全然丧失性欲,甚至是不会抵抗的人。然而,被释放的艾利克斯却并没能够在出狱之后开始新的生活,被流浪汉暴揍而不能还手,被亚历山大利用却无法抵抗,甚至在亚历山大企图将艾利克斯复原并以此威胁政府时,艾利克斯只是在不停地强调自己是被“厌恶疗法”治愈的人。在《发条橙》中,经历了“厌恶疗法”的艾利克斯已经不再是真正的人,形同躯壳的他已经在强力之下丧失了性本能,而丧失性本能直接导致了艾利克斯精神状态的萎靡和心理世界的崩塌。[3]虽然关于性本能对于个体的决定性作用还存在争议,但使用强力的手段去控制个体的精神世界却必将酿成惨痛的结局,这也是影片《发条橙》的隐喻意义所在。

四、美国心理影片中的梦境映像

最为中国研究者所熟悉的精神分析理论著作莫过于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在这部作品中,弗洛伊德凭借自己精神医生的工作经验以及自己记录梦境的习惯分析了梦境与人的潜意识之间的关系,为梦的解析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宗教层面和医学层面的新道路。如果说上文所述的性本能是个体潜意识的动力,那么梦境就是个体潜意识的最主要体现形式。但需要说明的是,梦境的内容并非个体潜意识的直接呈现,而是经过变形处理后的潜意识,当个体拥有清醒头脑时,潜意识受到压抑,而当个体进入睡眠状态下的梦境时,潜意识则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以不同程度的变形后姿态活跃于个体的精神之中。[4]

在被誉为“电影鬼才”的希区柯克执导的影片《爱德华大夫》中,曾反复出现过一句经典台词:“晚安,做个好梦。”这句台词不仅是影片中医生的口头禅,还是他全面了解需要其治疗的精神病患的方式。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希区柯克采用了迷离魔幻的场景设置,并借助这一场景设置展现人的梦境,其中病患的梦境已经成为医生治愈精神疾病的关键所在。在影片《穆赫兰道》中,导演就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场似真似幻、亦梦亦实的故事,使梦境成为影片中超越现实的重要存在。《穆赫兰道》的两位女主人公名为丽塔和贝蒂,一次偶然的相遇使二人的命运被勾连起来,丽塔在题名中的“穆赫兰道”上不幸遭遇车祸,车祸不仅使丽塔变得一无所有,还陷入了失忆的困境中,就在她走投无路之际,另外一位女主人公贝蒂出现了;贝蒂是一个怀揣着明星梦的少女,在洛杉矶这个陌生的城市中,贝蒂决定帮助丽塔寻找真相。在《穆赫兰道》中,真正的故事就开始于丽塔和贝蒂踏上寻找真相之路,在这一过程中,二人经历了一系列离奇的事件并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但这些经历却又会突然消散,这使影片中的丽塔和贝蒂以及影片外的观众难以找到现实和梦境的界限,而《穆赫兰道》就像是一个永远无法醒来的梦。在这部影片中,好莱坞导演亚当的生活为解析故事中“梦”之隐含意义的重要线索,亚当虽身为好莱坞导演,但他的思想和行为却受到了造梦首脑的控制,这个造梦首脑是一个符号式的神秘存在,而导演则借影片中的牛仔之口告诉观众,亚当的命运就是服从“梦”。

精神分析理论与电影结缘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二者合流后的交互影响也存续了数十年。就电影领域而言,引入精神分析理论进行创作或研究无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神化电影艺术的内涵。所有的艺术追根到底都是“人学”,均离不开人类中的个体,而精神分析理论就是聚焦个体的精神世界来解释个体行为,而电影中的个体又往往是群体的一种浓缩体现和人类社会的一种折射。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223.

[2] [美]大卫·林奇.钓大鱼:大卫·林奇的创意之道[m].卢慈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5.

[3]舒伟杰,昂秋青.恍惚的世界——200部电影中的精神疾病案例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98.

[4] [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孙名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7.

[作者简介] 吕丽霞(1970—),女,内蒙古巴彦淖尔人,硕士,河套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电影。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