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后现代主义思想不断影响的今天,中国内地部分电影作品已凸显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姜文的电影也诞生于这样多元、复杂的后现代文化环境中。姜文作为中国新生代导演群体的代表,因此也受到了后现代思潮的影响。综观姜文创作的影片,从镜头语言到叙事手法,都充斥着十分鲜明的后现代色彩,而这就像是打在自己作品上的标签。本文对姜文电影的后现代性艺术特征研究,以便更为全面地了解这位奇才导演的个人风格与艺术魅力。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思想;姜文;电影;艺术特征;个人风格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而带来了社会文化的转型,中国电影在当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下缓慢前行着。在多元的文化语境下,彰显出从未有过的冗杂。中国后现代主义电影萌芽出现于80年代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而姜文的电影也诞生于这样多元、复杂的后现代文化环境中。笔者着重分析姜文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特色,对后期电影创作提供借鉴。
一、姜文电影创作概述
姜文是一位集编、导、演为一体的导演,在1993年拍摄了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实现了从“大腕”演员到最“牛”导演的转变。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故事背景为“文革”时期,一群生活在部队大院的孩子们度过了自己无忧无虑的青春时光。姜文摒弃了传统“文革”题材电影作品中的压抑、凝重、残酷氛围,而主题也没有突出表现了十年浩劫,而是将创作视角放在了“文革”时期处在青春期的少年身上,去用镜头语言描述了这些孩子心中的青春萌动、激情豪迈。整部影片亦真亦幻,以半梦半醒的形式去表达了姜文对青春的留恋与期冀,是对后青春消逝的怅惘之情。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收获了巨大的成功,男主演夏雨荣获了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与新加坡第八届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的奖项,并且在1996年的台湾“金马奖”中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剧本改编、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六项大奖。而美国《时代周刊》在1995年也将这部作品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的榜首。
接着,姜文拍摄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部电影作品《鬼子来了》,人们又一次看到了姜文让人叹服的电影才华。这部作品涉及战争题材,但是内容中没有融入战火硝烟,也没有敌人的严刑拷打,甚至没有传统战争题材中不断展现的民族英雄主义,而是借助抗日题材故事为观众们还原了三四十年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姜文运用了重复叙事手法来强调了“我”是谁的质问途径与马大三以及村民们对人性的怀疑。姜文在电影中融入了大量黑白色彩,许多恐怖的特写镜头,高速切换的蒙太奇剪辑,充斥全片的唐山方言以及诸多幽默的台词,组成了一种荒诞的影片基调。这部电影作品获得了2000年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接着又获得夏威夷电影节netpac(亚洲电影振兴组织)和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等殊荣。曾经英国著名导演安东尼·明格拉说道:“这算得上是一部让人惊叹的作品,它兼有喜剧、悲剧、音乐剧、闹剧以及超现实主义等多重元素,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部电影可以让人们在毫无心理准备的状况下从狂欢状态坠入到黑暗的残酷压抑中,而这在英美电影中很少见的,可以充分地体现出导演的自信。” 《鬼子来了》可彰显出姜文近乎于偏执的崇尚于“艺术至上”的思想观念,整部电影作品不断进行重复叙事,贯穿了黑白影像与方言俚语,有人认为它超越了《阿q正传》对国民劣根性的“哀其不幸”和“怒其不争”。但是由于这部电影违背了广电总局的某些规则,因此从未在国内公映。
作为姜文的第三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在2007年参加了威尼斯电影节,但是并没有任何收获,而国内票房也十分不理想。故事讲述了1958年到1976年中某些人的经历,可以用“疯”“恋”“枪”“梦”四个字可以概括为电影四部分的主题。姜文努力去用镜头语言来书写了自己的电影人生,使用了大量拼贴的时代符号,毫无逻辑的叙事方法,不断重复且具有象征意义的台词,可谓是将看故事的观众置于一边,用自己的主观意识来揭示了人生的常态。由于这部作品远远地超越了群众的期待视野,因此在市场遭遇了冷落,但是它以自身蕴涵的深奥哲理意蕴,赢得了各领域精英的青睐与追捧。
姜文在历经了作品被禁、市场冷落等状况后,于2010年底推出了自己的第四部作品——《让子弹飞》。当年人们称其为姜文在电影市场的翻身之作,不但在中国赢得了票房,也收获了一众好评。故事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一个城镇中匪、官、霸斗争的故事。尽管故事是以买官,劫官作为开篇,但是电影中除了字幕来提示了影片发生的年代,在张牧之自我介绍中所提到的松坡将军与黄四郎口中提到的辛亥革命之外,电影内容中很少会涉及政治背景。姜文选用了大腕级别的演员阵容,画面中增添着绚丽的色彩,人物对白诙谐幽默,都引领着观众进入到一个没有政府的新世界中肆意狂欢。所以,尽管这部电影被人们归入到商业大片队伍中,但是其内在依旧以姜氏风格为主导,也有人称其为披着商业电影外衣的《太阳照常升起》。
二、姜文电影中后现代性艺术特征分析
(一)梦幻色彩的视觉语言
姜文对电影中色彩的调度充满强烈的主观情绪,尤其是会选择纯粹、鲜明、饱和度极强的色彩,烘托出与众不同的气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融入电影创作中,凸显出影片的个人风格。
在他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开头的独白“那时候似乎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会有空就出来伴随着我们,给予我们充足的阳光,太亮让眼前一阵阵发黑。”这样的片头一下子将观众带入到炎热的夏季中,而画面色彩也是随着这样的氛围出现的,姜文使用了橘色的暖色调穿插入电影中,给予人们一种热气腾腾的感觉,就像是阳光,也像是曾经泛黄的记忆。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文革”时期,为了能够凸显当时社会中的激情状态,姜文使用了大量的红色、绿色。影片中四处是红色的旗帜、标语、勋章,因为红色可以代表了革命、激情与英雄主义理想,可谓是当时的主旋律色彩。而绿色代表了军装,是主人公马小军这些部队大院孩子们最为熟悉的色彩,代表了父辈、根基与不可动摇的传统。除此之外,姜文还将飞机、烟囱等事物染成了黄色,而这也是他一直所追求的色彩。在电影最后的桥段中,通篇画面又变为了黑白色调,这与主人公青春时期的绚丽色彩产生了鲜明对比,暗示着激情年代的逝去。让人无奈的成长,身处于成人世界的单调感呼之欲出。而类似的处理方法也在电影《蜘蛛女之吻》中出现过,该片导演选择黑白色调是为了表现出抽象的不真实的梦境,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导演使用黑白色调同样也是一种不真实世界的色彩,在电影中使用黑白胶片,使尾声的片段脱离了前面的叙事层面,可谓达到了一种哲学象征的高度。
(二)充满荒诞的黑色幽默与讽刺意识
似乎姜文的幽默感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身为演员的表演过程中,抑或是作为电影创作者融入的幽默诙谐片段,都别有一番风趣。在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姜文电影中呈现的幽默是具有夸张的荒诞色彩的,而不只是达到逗笑观众的目的。许多时候,他想要在引人发笑之后揭露一些深层次的内容,这种笑可能是心领神会的一笑,也可能是无可奈何的苦笑,在笑过之后就会留下了长久的沉默,这种感觉就像是卓别林拍摄的流浪汉电影,在笑声中充斥着种种悲剧。姜文创作的几部电影都能够体现出对社会权力话语的消解意识,而这也是后现代文化影响的必然结果。
以电影《鬼子来了》为例,许多传统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习惯于选择宏大叙事的历史题材,但是这部作品却颠覆了我们对传统抗日战争的教化认知,整部影片反映出战争的荒诞与农民愚昧的本质。在主人公马大三生活的村中,村民是那么善良与愚昧,他们没有将民族血性与国家生死存亡置于心头,甚至会与日军友好地相处。在传统印象中的强弱关系逐渐被淡化,甚至这些村民一味地按照自己主观思想上的道德观念来估测日军行为,最应当注重的民族国家情感反而被抛之一边。这部电影的目标被直指历史文化发展背景下的人性显现,愚昧善良的村民们受困于自己的道德困境中,不忍心将两名日军俘虏处死,因此使用他们自认为的公平、合理的换粮方法将其送回到军营中,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却换来了鲜血的代价。一直到电影最后,马大三举着斧子冲进了俘虏集中营砍杀日军的时候,我们都不能认为他具有什么样的民族思想,充其量是一个为亲人、为村民报仇的硬汉。当马大三将要被处死的时候,呼应了国军军官的振臂高呼,接着从城墙上滚落的尸体引发了人们的笑声。这时候呈现出的荒诞感是不言而喻的,而马大三临死背景出现的大片鲜红色彩与他临终前嘴唇上最后一抹微笑,是对电影中“农夫与蛇”故事的最大讽刺。
(三)呈现的时间线性破裂与重新解构
纵观姜文电影,可以看出他另一大创作特色就是叙事结构的创新,这些时间线都会被他自如地解构,进而凸显出后现代电影特色。姜文的电影并不只是为了单纯叙事目的,抑或是可以说,姜文的电影不但可以是一部故事,也可以是一篇散文、诗歌。例如《太阳照常升起》中,他敢于大胆尝试了环形叙事方式与多段式结构,将几个独立的故事巧妙串联起来,看似对立或者互否,其实内在却有紧密联系。这部电影中共分成了四个段落,最开始看似第一个故事与第二个故事没有联系,但是从第三个故事开始,交叉的人物将线索联系起来,故事二中的唐老师出现在故事一中的村庄,并且与其中的小队长产生了交集,进而形成了完整的电影叙事线索。而在第四个故事中,本该是结尾的片段却成为后置故事的开头,成为时空结构上真正的电影开端。可以说第四个故事与第一个故事首尾相连,形成了一个环形的结构,也解释了前面三个故事中留下的突兀问题。
三、结语
姜文电影不同于中国第五代电影人所具有的历史重构和民族文化反思意识,也不同于第六代电影人对于边缘人物与残酷人生的密切关注;不同于中国第五代电影人所推崇的谢意造型美学,又不同于第六代电影人着重推崇的写实长镜头。姜文创作的电影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独创性意义,乃至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其电影作品一直保持着对历史的再审视态度,注重表现人性的真实,并创新电影叙事技巧,因为使姜文电影从表象到内涵都散发出浓郁的个人风格。
[参考文献]
[1] 鲁莉卓.论姜文电影的个人化历史重构[d].成都:西南大学,2011.
[2] 杨亮.姜文电影研究:叙事、符号和文化的视角[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3] 徐源.从女性身体看“太阳”背后的欲望与权力 从《太阳照常升起》谈起[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01).
[4] 胡文谦.梦幻 浪漫 好看——论《太阳照常升起》与“姜文作品”[j].大舞台,2008(02).
[5] 刘军舰.单车穿越的岁月——以“青春”阅读《阳光灿烂的日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2).
[6] 李莉.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让子弹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6).
[作者简介] 田亚莲(1976—),女,云南富源人,硕士,攀枝花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