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很规律,规律到一切画面都让人 " 舒服 " 得习以为常。
没人去反思它的不正常。
上周《锵锵三人行》一段对话刷屏,俞飞鸿的回答,揭示了现代女性面临的生存困境。
仅单身一项,女性遭受的非议就远远大于男性。
或者再具体点说,在年龄面前,女性和男性所受到的对待完全不同:
" 大龄女,要求还这么高。"
" 男人三十,正当最好年纪。"
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少人关心窦文涛冯唐是否结婚,这样的问题对他们而言,是没必要问的。
反观俞飞鸿徐静蕾," 大龄单身 " 似乎成了标签贴在她们身上,撕都撕不掉。
颠倒的世界里
女人像收集弹珠一样狩猎男色
如果女性成为两性世界的上位者,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男性为了迎合女性的审美趣味,穿着紧身超短裤在大街上奔走;
年轻貌美的男青年在酒吧里被调戏,穿着稍有暴露就被指责 " 不自重 ";
到了适婚年龄的单身男子被疯狂催婚;
……
不必再脑补,法国电影《男人要自爱》已经把这个猎奇的 " 理想世界 " 拍出来了。
电影男主角达米安是一个颇有魅力的人,长相英俊,谈吐不俗;职场上也顺风顺水,颇受上司的器重。
才华或外貌,达米安都拿得出手。
只是,出色的他也好色。
某天,达米安在街道上肆无忌惮地朝着年轻女孩抛媚眼时,一不小心撞上了路标,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刹那间天昏地暗,男主瞬间失去了意识,而在朦胧中,路标的名字似乎发生了改变。
体格健硕的男主毫发无伤,从地上爬起来,继续和朋友散步。
他正纳闷牛仔裤怎么变紧了,朋友却似乎知道点什么。
男主并没有放在心上,觉得朋友只是在和自己开玩笑。但随后发生的事情让他彻底明白,自己所处的世界,发生了剧变。
电视里,男性坦胸露乳、搔首弄姿;
国家领导人都是女性,新闻频道播放着女性领导人的性丑闻;
他打开衣柜,发现自己的衣服都妖艳过了头;
酒吧里,脱衣舞娘变成了脱衣 " 舞男 ";
公司里,原先因反对物化女性而被嘲笑的女同事成了顶头上司。
自己的工作方案没有被选择,原因是自己过于注重细节,上司觉得达米安的方案比不过女性。
他试图和自己的女上司调情,却被女上司的腿毛直接给吓得变色。
男主感受到世界的混乱。
好友却早对这样的生活得心应手:他忙着操持家务,闲暇时间积极运动健身,增加自己对妻子的吸引力。
妻子和女儿,闲在家里无所事事看球赛;儿子则穿着紧身短裤去练芭蕾舞。
达米安这才恍然:这个世界里,女性成了强势性别,男性是必须要依附女性审美,才能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弱势性别。
在这个世界,女性在工作上处于领导地位,她们决定自身的生活方式,甚至,有着决定如何让男性生活的权利。
在这个世界,男人负责打扮得漂漂亮亮,而女性负责给他们花钱并称赞他们。
于是,他也穿着短裤出门,引得路上开车豪车的女性对他吹口哨;
在这个世界,曾经让他一见钟情的女秘书艾丽珊卓是一名畅销书作家。
她才华横溢,靠着出众的外表登上各大杂志封面,成为国民偶像。
女作家花心滥情,人生的每一天,就是豪车、夜店和美少年。
她和不同的漂亮男孩在一起约会,又 " 雁过不留痕 "。自己开心后就挥挥手离开,享受物质和性别带给她的所有便利。
男主剃了胸毛,露出自己性感的大腿,反被女作家调戏;
当两人共度春宵之后,男主还在享受爱情的余韵,女作家已经翻身起来穿好衣服,说要出去和朋友打扑克牌。
男主觉得受到了伤害,他质问他们之间是否只一个谎言,女作家说出了一句 " 渣男 " 的经典名言。
这一点,女作家坦诚得可怕。因为没过多久,另一位年轻貌美的男人就来到她的家里,幽怨地向男主 " 控诉 " 女作家的风流浪荡。
自诩 " 情场老手 " 的男主受了伤,他跑回自己家,缩在沙发上,抱着自己的小猫,然后为爱情电影里的台词潸然泪下。
镜像的世界
" 优秀的男人往往都好色 "
喜剧中有一种重要表现手法:反配。
即一个人的习惯和性格,在其原有的地方是看不出缺陷的,可一旦让这个人脱离他固有的生活环境,那这个人的生活缺陷就会得到暴露。
在原来的世界里,男主有着浓烈的荷尔蒙,他是典型的花花公子人格,以为凭借自己的魅力就能够征服一切女人。
他喜欢猎艳,没有固定伴侣。不管是工作上的同事,还是现实生活里刚刚见面女性。只要看对眼,达米安就能毫无顾忌上前搭讪。
男主也试图套路令自己一见钟情的女主。
只可惜,女主并不吃这一套,转身离去。
男主没有停止狩猎,继续把相同的撩妹技巧复制粘贴到其他女性身上,并乐此不疲。
这个世界中,女性被物化,成为男性观赏把玩的对象。
男主无视唯一一名女同事的质问,不加掩饰和其他男同事开着女性和同性恋的玩笑;
女性沦为两性社会的附庸,达米安好友的妻子,就一个人承担着洗衣、做饭、接送孩子的重担;
这个世界和前面的世界完全处在两个极端,就像镜子的两面,全然相反。
性别地位、两性分工、职业不公 …… 一切都天翻地覆。
而在女性主导的世界里,男性从心底里服从于现存秩序,毫无反抗的勇气;
女性羊水破了,依然淡定地开着车,诞生下小宝宝;
丈夫却惊慌失措、吓到腿软,愁眉苦脸;
在 " 生育 " 这个最为敏感的核心问题上,女作家给出了有力的解释:" 女性是强势性别,所以大自然选择让女性生小孩 ";
如美剧《毒枭》中所说:" 在高度现实化的背景环境中,嵌入奇异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 ",这个故事是现实和吊诡的融合。
倘若将现实生活里习以为常的行为和规则,放置在一个完全性别颠倒的世界里——这种浓浓的异化后的黑色幽默,我们到底是会当成喜剧的一笑,还是深深的讽刺。
末尾,电影将这种喜剧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处撩妹的男主在女性世界参与 " 男性平权 " 的游行;
猎尽男色的女作家阴差阳错在男主的世界苏醒。
她看到大街上女性穿着短裤;" 女性主义 " 者在大街上游行抗议 ……
面对眼前诡谲的世界,她只剩愕然。
被世俗建构的常态
扼杀了生活的自由
这是一部笨拙的喜剧。
观众在看到男主在女性世界一如往常的举动会发笑,在看到女作家自信非凡的举动时也会发笑。而当我们看到整个世界的颠倒秩序时候,更是会笑成一片。
我们发笑的源头,来自这种荒谬感。一旦性别错位,那么多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变成了不可思议。
电影开头,当男主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他为了吸引 " 初恋 " 女孩注意,自告奋勇地穿上白雪公主的裙子,上台亮相;
小小的男主一个人站在台上,孤零零地面对哄堂大笑的观众;
小孩子选择了自己认为美丽的东西,世俗用两性观念扼杀了纯真。
男性必须硬朗、女性必须妩媚的观点从出生开始便被社会潜移默化地构造,我们认为自己选择人生的权利,都必须在世俗眼光的规制里行使。
这不是一部激进派女性主义的电影,更不是宣扬男权至上的旗帜,而是关于性别秩序的反思和重建。
波伏瓦在《第二性》开篇引用拉 · 巴雷的一句话:" 但凡男人写女人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当事人。"
电影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建构一个极端的世界,将隐匿的两性秩序放大,撕裂给观众看。
而我们最终想构建的现实世界,既不是男权至上,也不是女性掌权,而是男女平权。